CBPA竞赛学术组与实战组区别详解!CBPA竞赛晋级规则&奖项说明!

CBPA商赛分为学术组和实战组,两者在竞赛形式、适合学生群体、考查内容及备赛策略上存在显著差异。 学术组侧重基础知识考核,而实战组则强调团队协作与实际案例分析能力。

一、CBPA竞赛形式

1. CBPA学术组

形式个人赛

时长:60分钟

题量:80道客观题(选择题)

科目:市场营销和商业管理两大科目

特点

考查学生对商业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。

需要在有限时间内快速作答,考验时间管理和应试技巧。

2. CBPA实战组

形式团队赛(3-4人一组)

任务:围绕年度主题完成商业案例分析,并提交10分钟视频展示

特点

强调团队协作,分工明确(如市场调研、数据分析、方案设计、演讲展示等)。

需要深入理解商业案例,提出创新解决方案,并通过PPT和演讲展示成果。

二、CBPA竞赛适合学生群体

1. CBPA学术组

年级:9-12年级

特质:适合独立思考、擅长独立学习的学生

优势:如果你擅长应对标准化考试,喜欢通过做题来检验自己的知识水平,学术组是不错的选择。

建议:学术组适合那些希望通过扎实的基础知识积累,在短时间内迅速提高成绩的学生。

2. CBPA实战组

年级

ML组:6-9年级(难度较低,可使用中/英文,但中文无法进阶全球站)

S组:9-12年级(更具挑战性,分为S-Pre高中双语组和S-Classic高中经典组)

特质:适合喜欢动手实践、有团队协作能力的学生

优势:实战组更注重实际操作和团队合作,适合那些希望通过项目制学习提升综合能力的学生。

注意

S-Pre组:中/英双语组别,任务难度低于S-Classic组别,该组别无法进阶全球站研习阶段。

S-Classic组:仅可使用英文,且仅该组别可选择开放主题。

三、CBPA竞赛考查内容

1. CBPA学术组

内容:涵盖商业通识内容,包括但不限于:人力资源管理、财务管理、品牌营销、电子商务。

要求: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储备,能够灵活运用理论解决具体问题。

备考建议

复习商业基础知识,尤其是财务管理、市场营销等核心模块。通过做题练习,提升解题速度和准确性。

2. CBPA实战组

内容:需完成以下任务:市场调研、数据分析、方案设计、演讲展示。

要求

对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要求较高。

需深入理解商业案例,提出创新解决方案,并通过PPT和演讲展示成果。

备考建议

提升团队协作能力,学会分工合作;熟练掌握SWOT分析、波特五力模型等工具;加强PPT设计和演讲技巧训练。

四、晋级规则与奖项设置

1. 直接进阶

各区域前20%的团队可以直接进阶到下一轮比赛。

2. 二轮进阶

全国范围内前35%的团队可以获得进阶资格。

3. 奖项设置

全国荣誉类型

金奖:前5%

银奖:5%-15%(不含5%)

铜奖:15%-30%(不含15%)

区域荣誉类型

金奖:前10%

银奖:10%-20%(不含10%)

铜奖:20%-30%(不含20%)

五、CBPA竞赛备赛建议

1. 案例分析能力

研究历年获奖方案:仔细研究近3年BPA全球赛的获奖方案,关注其解题逻辑。

掌握分析工具:熟练运用SWOT分析、波特五力模型等工具,提升在有限时间内整合多学科信息的能力。

搭建逻辑严密的商业方案:通过模拟案例分析,锻炼逻辑思维和方案设计能力。

2. 财务分析能力

快速解读三大报表:掌握资产负债表、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快速解读技巧。

掌握财务分析方法:学会IRR测算、投资回收期评估等方法,为商业方案提供量化支撑。

强化题目练习:通过大量题目练习,提升财务分析的实际应用能力。

3. 全英文能力

提升英文阅读与写作速度:快速解析英文商业案例并提炼解决方案。

打磨PPT逻辑与演讲台风:确保PPT结构清晰、内容丰富,同时提升演讲表达能力,适配赛事的英文表达要求。

2026赛季CBPA(原 BPA)报名限时早鸟价,报名更优惠!

扫码填写报名表

扫码免费领取CBPA独家备赛资料+咨询团队定制课程!